西部网讯 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其中,科技志愿者服务的深入与否,往往成为科普工作的“牛鼻子”。宝鸡市凤翔区以打造科技志愿者队伍为根基,加上“序列化科普”这粗大的枝干,最终孕育出一棵科普参天大树,成为全国科技普及领域的一颗“未来之星”。
据了解,宝鸡市凤翔区,总人口51万余人,但注册科技志愿者就有11946人,服务队433支,科技志愿者注册数量全省第一。先后建成“曹儒”专家工作站,拥有电商服务中心、青春驿站、曙光救援队、雍州跑团等品牌科技志愿服务队,并组建178名农技人员组成的凤翔区科技特派员科普服务团,每年开展各类科普服务活动480多场。
有了科技志愿者服务队的基础支持,凤翔区大力创新“党建+科普”“安全+科普”“民生+科普”“产业+科普”的科普工作方式,大力培育“科耀雍城”品牌。每年举办“科技之春”宣传月、“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等大型科普活动,以及食品卫生安全、健康、节水、节能、双创宣传周、安全生产月活动、文明礼貌月和爱国卫生月活动等,进而统筹整合建立凤翔区科普特色项目体系,将科普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整合提升“科技之春”“三下乡”“科技周”等13个主题科普项目活动,聚力打造“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凤翔示范项目”“凤翔科普”“宝鸡农村科普大学凤翔分校”“青春驿站”等8个本土区域科普品牌,积极探索“科技之春、科普一‘夏’、金秋益农、冬‘技’惠民”的全域、全时、全民的科普序列化项目示范引领发展之路。
最终,宝鸡市凤翔区以科技志愿服务矩阵和序列化科普活动作为科普工作的“压舱石”,精准对接科普需求和供给,走出了科普工作的凤翔模式。
编辑:史耀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