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 商洛市商南县地处陕南,山高林密,人口分散。近年来,商南县采用“科技带头人+学协会”的双循环模式,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打造了特色鲜明、群众受益、广泛认可的商南科技志愿服务品牌,科普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首先,培育科技服务带头人,调查了解他们在产业发展中的业绩,总结他们的科技示范经验,宣传推广他们的社会效果,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家致富;其次是发挥全县各级学协会的示范带动作用,为贫困群众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目前该县活动比较正常的31个学协会,每个学协会包3个贫困村,带动25户以上贫困户,按照各自的自然资源助力“一村一品”产业的发展,创建一个产业示范基地,并对贫困户开展“定点、定向、定单”式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的致富技能,解决好产业发展瓶颈,促进了科技扶贫效果。科协干部包扶贫困户30户88人;交科技工作者朋友25人;培育科技带头人23人。
在二者基础上,大力发展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基地广泛采取“基地 +协会+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引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以辐射带动、安置贫困农民务工就业,成为“精准扶贫”的载体和平台,把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商南县紧紧围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突出抓好茶、畜、菌、药、果五大优势产业建设,积极引导农民创办各类专业技术协会,现已建立各类农技协16个,创建农业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8个,培养科普带头人36名,培养农民技术员60名。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已覆盖“茶、畜、果、油、蔬、菌、药”等特色产业。示范基地产值收入超过1.3亿元1.3亿元以上,实现利润1520余万元,带动贫困农民人均年增收入1500元。如金丝聚源食用菌协会,以“借袋还菇”的扶贫方法,带动金丝峡镇84户330人发展食用菌产业增收致富;过风楼利民中药材协会,以“借种还药”的扶贫方法,带动35户140人种植中药材致富;城关街道办汇康生态茶业协会,安置贫困农民40余人务工管理茶园,带动38户贫困农民种茶致富。科普协会在“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中,不仅成为当地科普带头人、致富能手,还被政府分别评为“脱贫攻坚”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更成为全县“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先进典型。
2019年商南县承办的全国科普日暨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技志愿服务系列活动,被中科协评为优秀组织单位,2022年5月,商南县科协被省科协评为全省科技志愿服务工作优秀组织单位。科普无止境,商洛市商南县的科技人真正在依靠“科技带头人+学协会”的双星机制,努力为创建科普示范县而奋斗。
编辑:史耀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