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底色+科技催化” 科技赋能让山区小城宝鸡市千阳县冲出大山走向“金光大道”

时间:2023-03-01 10:44:14  来源:西部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科普底色+科技催化” 科技赋能让山区小城宝鸡市千阳县冲出大山走向“金光大道”

紧抓“苹果+奶山羊 ”两大特色品牌,依靠“科普底色+科技催化”行动,科技赋能让山区小城千阳县终于冲出大山走向“金光大道”

西部网讯 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地处渭北旱塬西部丘岭沟壑区,总面积996.4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8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小县。

如何发展县城经济,促使农民增收和壮大集体经济?千阳县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发展苹果和奶山羊两个首位产业的构想。但是,受各种因素制约,千阳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不强,对农业实用技术的掌握有限,对新品种新作物技术的学习领会不足,适应市场需求提升自己务工能力的意识有待加强。千阳县积极发挥科协“一体两翼”组织动员优势,大力实施“科普底色+科普催化”行动,走出了一条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千阳之路”。

首先,千阳县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围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首位产业,推广新技术、新成果、新做法。依据千阳田间大学,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实施“百个基层科普惠民项目”,推广“百场科普培训计划”,举办苹果、奶山羊、新品种核桃、果蔬等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00多场次,现场技术指导215场次,受训1—3万人次。创建市级以上科普示范基地7个,科普示范村8个,带动全县建成苹果标准化示范园26个,成立苹果、奶山羊等专业合作组织79个,建成千只以上规模莎能奶山羊良种场12个,300—500只规模良种场53个,“一村一业、数村一品”脱贫示范基地25个。形成了“畜、肥、果”的循环、科技与经济互动、产业与旅游融合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其次,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招募16名专家教授,组建千阳科技志愿服务专家分队,与16家县域企业、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组成“科学家+工程师”团队,开展协同创新工作。从海升、华圣等龙头企业和县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村科技(科普示范户)中,选聘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26名,组成千阳科技志愿服务特派员分队,以“1+N”服务模式,联点帮扶全县65个村,实现了科技人才镇村全覆盖。健全8支科技志愿服务队,进驻69个农业重点园区,围绕政策、技术、创新、营销、培训、管理“六项内容”,开展各类宣传培训200余场次,培训农民2万人次以上,知晓农民达8万人次,不断提升经营主体及农民的生产管理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再次,实施农村科普服务平台建设。引导社会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农村科普,通过科协“三长制”建设,发挥“三长”科普引领作用。利用“科普中国APP”信息平台,聚力营造信息化科普大格局。止今年8月,全县注册科普中国信息员2300多人,注册号、传播量、月活榜保持在全省前15名。县、镇、村、社区、学校等主要公众号设立科普专栏,每周定期推送科普中国APP优质适用科学知识和科技信息。在县融媒体中心开设“千阳科普”栏目,定期邀请专家、学者采取直播的方式讲授前沿科技文件和热点科技文件。宣传普及智慧农业、电子商务和市场平台营销等内容,不断提升现代传媒助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水平。

最后,实施创业技能提升行动。以农村转移劳动力为对象,以劳动技能培训为手段,将科普工作融入稳岗就业工作之中,努力打造鲜明的千阳四大劳务品牌。做大“千阳保姆”。与好育佳等家政机构联合,开展养老护理、母婴护理、家政实训,1200多名“千阳保姆”在一线城市就业,月收入达3000多元。2022年,千阳县经过培训创业成功的刘秀云被国务院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做精“千阳绣娘”,传承非遗文化,依托继红学校实训基地、“西秦刺绣”产业园,培育“刺绣能人”。1万余名留守妇女变身“绣娘”,刺绣产业年产值达6500万余元。做优“千阳苹果师傅”,建成海升苹果、华圣果业、西农实验站3个“田间大学”,建立“千阳苹果师傅”考核认定体系,千阳成为全国首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示范基地,118名果农获取“千阳苹果师傅”证书。做强“千阳技工”。依托职业中专实训基地,实施“中期技能+项目”培训计划,电焊工、数控车床、叉车驾驶等专业年培训200余人,培训后就业率达70%以上,“千阳技工”效应倍增。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43102人,实现转移就业38203人,其中脱贫人口转移就业19337人,城镇新增就业106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在3.01%以内,全县农村转移就业人数同比增加了1.2%,农民工资性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9%,同比增加了2个百分点。

紧抓“苹果+奶山羊 ”两大特色品牌,依靠“科普底色+科技催化”行动,科技赋能让山区小城千阳县终于冲出大山走向“金光大道”。

编辑:史耀晖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