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的华清宫景区举办华清宫中华七夕情人节活动,通过古礼再现与沉浸式体验的形式,为游客打造文旅融合盛宴。 通讯员 王三合摄
8月29日,农历七月初七。当充满文化意蕴与浪漫气息的七夕节来临,西安的唐风婚典、延安古城的篝火狂欢、汉中古镇的汉风巡游……陕西以传统为根、创新为魂,打造了一场覆盖城乡、穿越古今的七夕文化盛宴。
古韵新声 穿越千年的邀约
七夕节不只是简单的“情人节”,更是承载着乞巧、祈福等传统内涵的文化符号。今年七夕节,陕西多地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将不同朝代的浪漫美学搬进现实。
长安十二时辰携手陕西省汉服协会等共同打造“长安霓裳·跟着国潮游陕西”汉服文化推广活动,展现国潮之美。8月29日上午,华美的“霓裳流韵”汉服大秀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上演,引来游客围观欣赏。整个大秀以周制煌煌、秦风烈烈、汉仪昭昭、唐风泱泱4个篇章演绎汉服形制的历史演变和藏在衣裳里的千年美学。此外还有月老系红绳、击鼓传花选良人、手写唐风定制婚书等活动,浪漫氛围浓厚。
《国色芳华》同款“县主大婚”演出空降华清宫景区,红绸绕柱、礼乐声声,再现盛唐婚典的雍容华贵。游客可沉浸式体验古典婚仪,也能在唐风建筑前拍出穿越感十足的照片。
中国·周原景区推出“周礼迎宾”仪式。身着周制礼服的工作人员手持礼器迎接游客,让游客仿佛穿越至三千年前的礼仪之邦。“周氏婚典”体验活动中,新人可遵循周代婚俗完成“纳吉”等环节,在雅乐声中,感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古老承诺。
诸葛古镇聚焦三国文化,推出“汉风七夕情缘会”升级版活动,七仙女汉服快闪巡游成为景区亮点。傍晚时分,孔明灯广场有独舞《花中仙》表演,游客还可折河灯、习汉礼、诵《鹊桥仙》、放河灯。
金延安景区将陕北风情与七夕浪漫完美融合。七夕夜,参与者可凭预约码领取孔明灯。为单身青年搭建的“鹊桥会”上,市民游客可通过趣味互动游戏、真情告白环节寻觅良缘。
8月29日,在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月老”向游客赠送寓意美好的红绳。 记者 李卫摄
非遗雅集 传统手艺承载七夕意趣
乞巧是七夕的核心习俗之一。今年,陕西多地将非遗技艺与七夕文化深度结合,让传统手艺成为浪漫的载体,其中大荔乞巧节尤为引人注目。
大荔乞巧节今年首次从乡村“搬进”城市。8月29日晚,在大荔县东府广场,“三秦四季·浪漫七夕”非遗盛宴举办。活动完整复刻了搭乞巧棚、缚巧姑、比巧芽等七大古礼。在最具特色的比巧芽环节中,妇女展示六月下旬开始培育的七种谷物绿苗,芽高者获得“巧姑娘”称号,田间智慧与生活美学在此完美融合。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举办“‘扇’意绵长,花伴七夕”活动。游客可现场报名,以永生花为材料手工制作团扇。
白鹿原影视城的非遗体验充满视觉冲击力,非遗火秀上,匠人将滚烫的铁水泼向夜空化作漫天星火,搭配火壶、风火轮等特技表演,将“火”的浪漫演绎到极致。
古今交融 “浪漫经济”升温
西安各大商圈抓住节日契机,一边打造浪漫打卡地,一边融入非遗元素,让逛街充满仪式感。
西安大悦城四层的观景平台成了过七夕节的打卡点之一。这里架起了一座“鹊桥”,晚上灯光亮起时,仿佛有一座星河之桥横跨夜空。“在都市里也能体验‘鹊桥相会’,太有创意了。”游客翟宁说,这座现代版“鹊桥”,让七夕的浪漫有了更贴近生活的表现。
在熙地港购物中心,汉服演奏团现场演绎古乐,古筝、琵琶的旋律萦绕在商场里;“千年鱼跃·纸见天工”非遗花灯巡游更是热闹,造型灵动的鱼灯在人群中穿梭,灯光摇曳间,仿佛重现了古代灯节时的热闹场景。
从唐风婚典到大荔乞巧节,再到延安篝火,陕西的七夕节既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传统坚守,也有“科技赋能浪漫”的现代创新。在三秦大地,传统节日正以鲜活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让文化传承有温度、有活力。(记者 李卫 见习记者 周思言)
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