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红色圣地展新姿

时间:2025-08-21 08:08:37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延安:红色圣地展新姿

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打造“河庄坪村晚”,村歌村舞精彩纷呈、安塞腰鼓豪放激昂、乡村市集人声鼎沸……充满乡土气息与欢乐氛围的“村晚”为来河庄坪镇体验窑洞民宿的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陕北文化盛宴

a2ab705f5a6257d83858e2a2a6754701.png

图为8月18日拍摄的延安新区。 记者 周恒宇摄

清晨的延安新区,塔吊在工地上有序运转;午后的甘泉县,铺展的光伏板在黄土高原上汲取能量;夜幕降临的清凉山下,“延河宴”文旅夜游项目霓虹璀璨,游客在流光溢彩中感受红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融。

革命老区延安,正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以融合激发消费活力、以便民改造增进民生福祉,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产业升级

经济动能更澎湃

今年上半年,延安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112亿元。

能源工业是延安经济发展的根基。8月15日,在延长石油延安天然气储气调峰及配套LNG项目施工现场,工程车穿梭其间,一派繁忙景象。该项目是保障区域能源安全的关键工程,2024年7月开工建设以来,始终保持高速推进态势。

“4座双金属全容LNG储罐采用正装法施工,这在项目团队施工经历中尚属首次。”延长石油炼化公司项目建设指挥部技术管理部副经理李旭介绍,面对技术挑战,建设团队集智攻关,于5月中旬成功完成4座LNG储罐穹顶气顶升作业,为后续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先进技术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科技成为推动延安市农业发展的强劲引擎,精准高效助农增收。

在子长市,借助绿色蔬菜智慧化数字管理平台,大棚种植户动动手指就能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足不出户便可精准调控大棚温度与湿度。

“我们在这个平台注册后,通过手机就可以实时查看大棚的光照、土壤温度情况,非常方便。要是大棚哪里有问题,还可以及早发现、及早解决,对增产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子长市杨家园则镇杨二村大棚种植户梁旭明说。

子长市绿色蔬菜智慧化数字管理平台项目总投资490万元。项目运用人工智能、传感器等技术,构建蔬菜生长全生命周期视觉模型和分析决策系统,全面提升大棚种植的科技含量。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数字化管理覆盖范围,构建产品溯源、农资供应、产品营销体系,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子长市蔬菜开发中心主任许建军说。

文旅融合

消费市场活力迸发

红色,是延安最为耀眼的底色。

如今,延安依托红色资源加快文旅融合,不断打造多元消费场景。

“延河宴”文旅夜游项目成为延安今夏的旅游亮点。该项目将红色基因与历史底蕴相结合,开辟沉浸式场景体验区、NPC互动区、茶点区和灯光秀区,试运营11天,就接待游客8000人次,线上线下销售额达18万元。

“能吃能喝能逛能玩,在延安游玩的体验感很不错。”8月7日,来自西安的游客张飞宇说,他特意带孩子来延安夜游清凉山。

在延安城北的金延安景区,大型红色沉浸式歌舞剧《延安十三年》激情上演。在一声声呐喊与歌声中,观众加入表演方阵,在复原的延安时期建筑场景中前行。据统计,2023年常态化演出以来,《延安十三年》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近15万人次。

近年来,延安加快发展演艺经济,陆续推出《延安保育院》《延安 延安》《再回延安》等红色演艺节目,不断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用现代科技激活传统文化,用互动体验拉近游客与历史的距离。

“通过观看演出,深刻学习、感受鲜活的革命历史,是在革命圣地旅游独一无二的体验。”来自河北沧州的游客张瑜说。

延安的文旅融合不仅体现在演艺方面。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打造“河庄坪村晚”,村歌村舞精彩纷呈、安塞腰鼓豪放激昂、乡村市集人声鼎沸……充满乡土气息与欢乐氛围的“村晚”为来河庄坪镇体验窑洞民宿的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陕北文化盛宴。来自河南的游客赵春艳说:“‘村晚’让我和孩子们更加了解陕北的民俗文化,场面很热闹,为我们的旅程带来很多乐趣。”

幸福“升温”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8月17日傍晚,宝塔区桥沟街道刘万家沟的口袋公园里热闹了起来。

居民慕延瑞趁着凉快在此锻炼。“以前这里是个臭水沟,气味呛鼻,夏天要绕着走。现在被政府改造成口袋公园,我们出门就能逛公园,大人娃娃都有了好去处。”慕延瑞的一席话,道出了附近居民的真切感受。

在宝塔区文化沟,居民罗士义指着道路说:“家门口这条路畅通了,我们出门心里都亮堂了!”

文化沟道路曾经路面坑洼,一到下雨天,泥土混着雨水冲到路上,给附近居民出行带来不便。2024年,强降雨导致文化沟道路塌陷,经专业机构鉴定,道路亟待修缮。为解决该路段安全问题,延安市及时对文化沟道路更新改造。曾经居民口中的“堵心路”成了“亮堂路”。

从口袋公园打造到沟道治理,不断增进的民生福祉让老区百姓幸福感不断攀升。外卖小哥、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也在感受着这座城的温度。

在洛川县和延川县的街头,新投用的暖“新”驿站成了快递员、外卖骑手、环卫工人的“暖心之家”。暖“新”驿站是延安市“十大民生实事”建设项目之一,延安市目前已启动建设15个暖“新”驿站,预计在9月底前全部投入使用。

在宝塔区南市街道杜甫川社区的世纪花园小区,暖“新”驿站服务点由闲置商铺改造而成,墙面、地板焕然一新,床、茶台、沙发等一应俱全。“以前只能在小区门口路边休息,现在这里能躺能坐,我们可以休息好了再跑单。”一位在驿站歇脚的外卖骑手说。

如今,从正在施工的能源项目到街角巷尾的暖心驿站,从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翅膀”到点亮老区夜空的文旅新业态,延安这个红色圣地,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书写着新时代的答卷。

编辑:呼乐乐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