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非遗在抖音直播中获得“新票房”

时间:2023-06-12 08:21:18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陕西非遗在抖音直播中获得“新票房”

陶浒《老城记忆》水彩画及李运正《老西安》撕纸画艺术联展,以不同的艺术呈现方式,结合老钢厂、老菜场等城市更新实践所带来的“老地方、新生活”,在那时、那地、那人、那事与此时、此景、此人、此事之间,建立起一条艺术化的情感纽带,用城市乡愁滋养当代生活

6月6日,抖音“非遗主播沙龙”在陕西广电大剧院举办,《陕西非遗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5月,陕西地区非遗直播超57万场,用户观看3185万小时。仅过去一年,陕西地区非遗直播超24万场,共有6.5亿人次观看;1.9万名陕西非遗主播在抖音开播,带来超264万小时技艺演出。

近年来,秦腔、陕北民歌、商洛花鼓等陕西非遗项目通过直播、短视频屡屡“出圈”。2022年陕西地区非遗短视频播放达141亿次,是2017年同类播放量的300多倍;非遗直播观看量达5.4亿次,是2019年同类的50多倍。

过去一年,不只是戏曲,民歌、曲艺等陕西非遗项目也纷纷在直播间获得“新票房”,64%的陕西非遗主播获打赏支持,获得的金额与获赞数同比增长100%和215%。据统计,在抖音获打赏的前5名陕西非遗项目为秦腔、陕北民歌、眉户、陕北说书、陕北窑洞,前5名陕西特色戏曲剧种为秦腔、老腔、眉户、线戏、汉调桄桄。

“各地非遗技艺传承的根本在人,普通人通过点赞、打赏等方式主动参与非遗的关注与保护;主播不断焕新表演形式、升级作品形态回馈观众;直播带货为非遗传承人实现市场增收,如此才能激活传统文化的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代代相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凇表示,不仅要让小众非遗借直播、短视频走出乡野,更要改善各地从业者的创作、生存环境,让他们在传艺路上更有尊严。

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起,抖音平台相继联合权威机构,发起助力戏曲传承的“DOU有好戏”、助力传统舞蹈传承的“舞蹈传承”、助力民乐传承的“DOU有国乐”等活动,从资源、流量、运营等方面服务非遗从业者展演、创收。据了解,抖音“非遗主播沙龙”陕西站活动是抖音直播服务非遗传承全国巡回沙龙的第三场。该系列活动将走进更多省份,邀请当地非遗主播、研究机构、媒体同台研讨非遗传播传承。

编辑:呼乐乐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