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嘉峪关变迁 科技赋能 精准“呵护” 嘉峪关关城保护实施多种新模式

时间:2020-09-23 17:03:44  来源:西部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直击嘉峪关变迁 科技赋能 精准“呵护” 嘉峪关关城保护实施多种新模式

41bfa6644cc582c2bdbd7291ff571d46.png

嘉峪关关城

始建于公元1372年的嘉峪关,是明代长城的西端起点,从初建城池到形成一座完整的关隘历经168年时间。1961年,嘉峪关被中国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地。

近一年来,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以文物遗产保护、基础文化研究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勇担祖业传承、事业发展和产业创新重任,提升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整体水平,推进文物事业科学发展,为我市高质量转型发展、实现高水平全面小康贡献力量。当地对野外夯土长城的日常保养维护和环境治理一直未间断。值得欣慰的是,已由看守保护向科技保护、研究保护转变,由长城本体保护向本体和载体(赋存环境)共同保护转变,由探索性修缮向依托科技数据精准保养维护转变。

502879b1aef620a4158a45ee991f3c07.png

“从人防到物防,再到采用一系列高科技设备,长城保护已经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长城保护研究所所长张斌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只是通过人员巡逻,肉眼观察,发现损害及时修复,但很多细微的变化和损害用这种‘土’方法解决不了。现在,通过无人机拍摄检测,利用三维扫描仪对长城进行病害检测,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后,制定合理的保护防范措施。”无人机一个月内可以对长城沿线43.6千米内的长城本体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全面观测和图像采集。

c62c37e557be4ef7031041e72e72d301.png

今年4月以来,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长城保护研究所所长张斌和同事已多次用无人机对长城周边的赋存环境进行了全方位巡察拍照,他们对长城本体病害现状及发育情况进行勘察监测,测量记录长城表层的病害剥蚀面积。“无人机巡护可以从高空俯瞰长城和其周边赋存环境的关系,对长城所在地气候、土质、植被、生物、人类活动等做好监测,通过照片比对,综合分析和评估文物保护单位赋存环境变化对其影响,以改进日常巡查、监测方式,制定维护措施。

“只有不间断监测和日常维护,从源头解决小病,治理好了,就不会生大病,年老的长城才会延年益寿。”张斌说,赋存环境保护好了,文物保护单位才能在一个“洁净、稳定”的环境中长久保存,也让嘉峪关成为海内外游客体验古老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编辑:杨爽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