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养殖户的角度算一笔账,一头生猪养到出栏,大约需要半年时间。在此期间,仅饲料可能就要花费1600元,如果饲养1000头猪,仅此一项就要支出约160万元,即使加上猪苗、疫苗等花销,饲料在生产成本中依然占据了绝对的大头。
由此可见,对于以生猪养殖为代表的养殖业,饲料不仅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更是养殖户心头的“千斤担”,长期、大额的资金占用严重限制了扩大生产。
但是在八百里秦川腹地,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当地中国银行通过“饲料贷”悄然解决了养殖户的燃眉之急。
这个产品是如何诞生,又是如何运作的,走近一起瞧一瞧。
一
你也许会说,既然资金占用这么严重,养殖户为什么不向饲料经销商直接赊购呢?
的确可以,但是经销商可能会在销售价格中额外计入一部分金额,算作占用自身资金的成本。换算过来,有的年利率可达到15%,进一步挤占原本就微薄的养殖利润空间。
要知道,杨凌已经成为陕西省饲料企业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据统计,当地聚集了国内外知名饲料龙头企业三十余家,以一个区的体量,几乎贡献了全省饲料总产量的四分之一。饲料购销的难题对于生产企业同样存在负面影响。
一面是养殖户短期无法产生收益,缺乏流动资金;一面是饲料厂希望扩大产销,但是难以研判赊销的潜在风险。风险、信息的不对等像是一堵墙,将有着一致需求的两端隔开。
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充分证明,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高效配置,通过金融支持,可以实现资源要素的顺畅流动。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围绕饲料做贷款,银行可以帮助养殖户购买饲料,帮助饲料公司实现销售,同时降低融资、销售和生产的成本。
这就是杨凌中行作为的空间。
二
这自然是一桩好事,但是如何将好事做好并不简单。
还是拿生猪养殖来说,如何识别长大成“猪”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一斤饲料喂进去猪能长多少肉,怎样计算贷款金额,这些都需要一点一点摸索。
再往细处说:有的养殖户需要购买全价饲料,可以理解为营养俱全的“套餐”;有的养殖户需要购买浓缩料,之后去他处购买豆粕、玉米、麸皮再加工,可以理解为购买多种营养的食材并调配。贷款如何满足养殖户差异化的需求?
更不用提,传统的贷款往往需要抵押,把养殖户的“二师兄”抵押在银行显然是行不通的,那又该怎么办呢?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变成了路。经过杨凌中行的不断探索,“饲料贷”问世了。
他们走遍了当地饲料厂,跑遍了周边的养殖户,得出了一个结论:解铃还须系铃人,要解决饲料产销难题,还需从饲料生产企业上想办法。
他们以大型饲料厂为中心,根据饲料购销合作的历史,由企业向银行推荐养殖户,之后根据客户需求,将资金落实到位。
或者这么说:饲料厂提供渠道,养殖户提供信用,银行提供贷款。
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需要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起初,银行将至少与饲料厂合作一年以上作为准入条件之一。之后发现,这样会将大量有实际需求的养殖户拒之门外,该政策被及时调整为,由饲料厂根据养殖户经营情况,为其出具推荐函。
起初,银行为申请材料设置了一整套具体的标准和要求。之后发现,各地要求迥异,有的养殖户在办厂过程中根本不涉及相关证照。经过研判、沟通,最终设定了一定的弹性区间,允许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替换相关证件材料以满足准入需求。
起初……
杨凌中行的同志们跑遍了陕西各市,钻研了饲料、养殖的每个细节,将一个个“起初”,调整为了更切合实际的“之后”。
他们曾经连着两天在山坳中连续奔波十几家养殖户,几乎习惯了养殖场特有的臭味。他们曾经每天6点起床,奔波到夜里11点,期间一顿饭都顾不上吃。
如果有人说,这是为了工资,事实会响亮地告诉他:这是金融为民的责任与情怀。
杨凌中行的同志说道,最初推广这个业务的时候,有的养殖户百般狐疑: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情。又是要看工作证,又是要留下工作人员身份证。随着资金如期到账,待到第二次合作的时候,养殖场的大哥热情地招呼银行工作人员:快来吃西瓜、喝点水,辛苦你们了!
三
“饲料贷”带来的绝不仅仅是好饲料。
它下沉了好政策。通过回顾“饲料贷”创办的经过,杨凌中行对于“贯彻落实”这个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杨凌中行的同志们“看在高处”,“心在低处”,“抓到细处”,将党中央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部署落到了实处,老百姓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中国银行服务好,更是党的惠民惠企政策好。
它服务了好产业。“饲料贷”开办刚满一年,已经全面覆盖陕西省各市,截至6月末,杨凌中行围绕6家核心饲料企业,“开枝散叶”在全省推广“饲料贷”,服务养殖户140家,累计投放贷款近6000万元,以较低的融资成本实实在在解决了众多养殖户的燃眉之急。
它弘扬了好作风。杨凌中行的同志走到哪里,对中国银行的认可与赞誉就撒播到哪里,他们不愧是落地政策的“最后一公里”,民情上达的“最初一公里”,心里装着客户,脑中想着办法,肩上扛着担当,身后留下口碑,以实际行动照亮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饲料贷”的故事至此告一段落,同时留给大家很多思考:如何进一步扩大服务面?如何进一步完善业务流程?能否围绕其他产业推广“饲料贷”的成功经验?相信陕西中行未来将制定更多的服务“三农”新举措,继续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一起拭目以待。
编辑:孙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