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宝塔区:聚合政银企资源 破解银企间“背对背”融资难

时间:2020-05-01 14:14:32  来源:宝塔融媒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延安宝塔区:聚合政银企资源 破解银企间“背对背”融资难

4月28日,由中共延安市宝塔区委、延安市金融工作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延安中心支行、延安银保监分局、延安市宝塔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宝塔区 “激活中小企业·助力园区崛起” 2020政银企构建共同体恳谈会召开


为实现政银企之间更加广阔、紧密、融洽、健康地交流合作,搭建政银企资源聚合、良性互动、多方破题、共同发展、融合共进的循环生态圈,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更加健康良性轨道。4月28日,由延安市宝塔区委、延安市金融工作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延安中心支行、延安银保监分局、延安市宝塔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宝塔区 “激活中小企业·助力园区崛起” 2020政银企构建共同体恳谈会召开。

0f93a1f99808d21b192589909778ea37.jpeg

延安市委常委、宝塔区委书记刘景堂,延安市金融办主任杨剑君,中国人民银行延安中心支行行长王凯俊,延安银保监分局局长范勇,延安银保监局副局长高庆锋出席会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延安市分行行长黄鹏,中国工商银行延安分行行长叶昭晖,中国农业银行延安分行行长申晓强等驻区14家驻区金融机构的相关业务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三达膜科技、延安圣烯等22家重点中小微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由宝塔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苏锋主持。宝塔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卢志华,宝塔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刘宇梁,宝塔区政府副区长李延武参加有关观摩活动和会议。区委区政府各相关工作部门、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政银企融资服务队全体队员列席会议。

7960bb38d622e4c18ccee94e196e174a.jpeg

恳谈会上,刘景堂、杨剑君、王凯俊、范勇为宝塔区政银企融资服务队授旗并讲话;卢志华解读《宝塔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评价激励办法(试行)》;刘宇梁介绍宝塔区园区景区重点项目及融资需求;李延武介绍宝塔区政银企融资信息服务中心和政银企融资服务队职责职能;中国银行延安分行、中国工商银行延安分行等6家金融机构,现场与延安和气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宝塔区综合产业园区开发公司等6家企业签定总金额达2.18亿元的授信合同和贷款发放协议,其他金融机构和有关企业纷纷洽谈融资授信协作具体事宜,达成多个合作意向。

ae0de9163922e6da380c891b023cca08.jpeg

23dbf78b5caf02e5d4af85bc4ee682a9.jpeg

刘景堂强调,积极适应后疫情时代新常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做好“加试题”、夺取“双胜利”。要把支持实体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着力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帮助企业克服实际困难,特别要在解决好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降成本等方面主动作为抓落实,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长效的政商关系和诚信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银企合作、市场运营、融合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促进宝塔产业经济发展。要精准区别项目、精准对接项目、精准支持银企合作,协同协作,集聚合力,全力推进宝塔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辖区各企业要坚守主业、坚守诚信,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以过硬的产品抢占市场,从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苏锋强调,进入后疫情时代,大家要清醒地认识到构建政银企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荣辱与共”意识,定期举办形式多样、内容新实的现场融资对接和洽谈活动,多交流、多沟通,持续跟进、不断破题,打造政银企融合发展“宝塔样板”。通过此次政银企恳谈会的召开,希望政银企之间能够联系的更紧密、对接的更精准,让问题解决更及时、互惠发展更有力。同时,区委、区政府将围绕做好“宝塔服务员”,持续精准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全力推动合作共赢、融合发展。

宝塔区政银企构建共同体恳谈会的成功召开,进一步做稳固牢了政银企良性互动的交流平台,增进了金融机构与中小微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互信,将为探索政银企合作新模式,共同适应和引领经济金融发展新局面、新常态,构建后疫情时代“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相得益彰的良性发展格局打下坚实基础。

编辑:丁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