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记者从延安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2019年延安市PM2.5年均浓度值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据统计,2018年和2019年延安PM2.5年均浓度值均为31微克每立方米,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浓度值为全省最低,实现了有监测记录以来的连续两年最好水平。
“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议上发布了2019年延安市PM2.5年均浓度值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消息后,大家都很振奋。数据显示,延安市连续两年PM2.5年均浓度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年均浓度值低于35微克每立方米为达标),这是十分难得的。说明延安市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成果显著。”延安市大气污染治理办公室主任刘志彪说。
去年,延安市委、市政府打破传统大气污染治理瓶颈,成立了铁腕治气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相继出台了《延安市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方案》《延安市一市一策铁腕治气保障工作方案》《延安市一市一策铁腕治气指令落实工作机制》等文件,下发了2019年蓝天保卫战目标、任务、时限、责任“四张清单”,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和单位职责。推行“督查问题—交办问题—督办预警—问责处理”四步工作法。出动执法检查1300余人次,有力打击了突出大气污染违法行为。
延安市引入了“一市一策”专家团队驻点参与大气污染治理,从大气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大气治理应对措施、重污染天气成因分析等方面全程深度参与,使全市大气治理逐步走上科学有序的治理轨道。同时,在重点区域安装两套省际高速公路固定式遥感监测设备,严格实行过境车绕行,全面供应国六汽柴油。关停了5个区域锅炉房,建成投运大唐延安热电厂,市政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086万平方米。
在重点领域治理方面,延安市扬尘治理实现精细化管理,烟煤治理实现联防联控,挥发性有机物实现有序管理。在科技管控废气治理方面,建立了全市大气治理指挥调度中心,不断提升应对大气污染的精准度和有效性;编制延安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分年度确定治理目标;租赁大气走航监测设备,全面开展对颗粒物、机动车尾气和挥发性有机物检测,精准管控、科学治气;组织专家团队常年提供技术指导,制定优化治理方案,使看得见、说不清的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20年是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刘志彪表示,他们将继续做好“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篇文章,依托驻点专家团队指导,加强科技成果应用,积极开展大气污染来源解析、区域传输等基础性工作,确保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记者 郑鹏)
编辑:徐新新
忒色 7月15日,“2025著名媒体+网红大V恩施行·走进地心谷”活动的探访团成员作为蝶舞清江·恩施地心谷景区全新科技游览项目的首批体验者,在产品全球首发式结束后,搭乘悬崖列车与“探险方舟”,贴壁“飞行”,探秘地心,解锁“地心引力”新体验 2025-07-16
忒色 活动期间,游客可在爱菊健康文化体验园内观光游玩葫芦种植区、丝路好物区、非遗体验区、趣味游戏区四大主题区域 2025-07-11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