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通讯员 李聪迎)“父亲把时间献给了医院。”“父亲虽救不了人,但做的是救人的工作。”近日,一篇《战“疫”魔——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文章在朋友圈被大量转发和点赞,文章中的字句感动了不少人。
记者了解到该文章的作者叫杨子新,今年14岁,她的父亲是西安医专附属医院急救中心司机杨彦飞,他现在正“疾驰”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正如女儿杨子新所说的那样,将时间献给医院,分秒必争,24小时待命,与死神“赛跑”,就是杨彦飞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杨彦飞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从事急救中心司机这份职业已经有三年多了。杨彦飞坦言,疫情当前,党员就应该冲在最前方,哪里有需要,他就去哪里。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除了日常的急救任务之外,杨彦飞还承担了发热患者的接诊等任务。“5个急救车组,15名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待命。”杨彦飞告诉记者,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出十几趟车,饭都顾不上吃。因为特别能理解患者和家属焦急的心情,他们有时候也恨不得能插上翅膀飞过去。
回忆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急救任务,杨彦飞说,当时是晚上凌晨一点多,突然接到120指令,我们就立刻前往电子科技大学的一个小区。患者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爷子,半身不遂,家住在六楼,家里只有老太太在陪着。由于120行车床不能放进电梯,在危急情况之下,我和一行的大夫护士就决定把老人背下楼。老太太当时特别感动,拉着我的手,连声道谢。那一刻,能帮助急需帮助的人,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父亲常说 ,我虽救不了人,但做的是救人的工作。父亲把爱心献给了病人。父亲每次出车时始终牢记一条准则,就是安全第一,行车既要有速度,又要具有稳定性,还要不抢道、不疲劳驾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为病人和工作人员更好地服务。在救护人员工作过程中,他总是协助医护人员搬、抬送病人进手术室,B超室,心电图室……”谈及自己的父亲时,杨子新骄傲满满。
“已经连续一个多月没回过家了,之前原本答应休息那天带着女儿去大唐不夜城,也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不得不取消了。平时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也很少陪家人,看到孩子能够这样理解我的工作,心里又感动又内疚。”说起女儿这篇朋友圈的文章,杨彦飞感到内疚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家人给予的支持和温暖。
杨子新告诉记者,作为医务工作者的子女,她会一直站在父亲的身后默默支持他,因为他给了她最好的东西,叫做“榜样的力量”。同时也希望疫情能早日好起来,能够跟一家人一起去高新二路看看樱花开。
像杨彦飞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毫无怨言,坚守在战“疫”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默默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此同时,他们的家人也站在他们的身后,给他们莫大的力量和支持。
编辑:徐新新
忒色 7月15日,“2025著名媒体+网红大V恩施行·走进地心谷”活动的探访团成员作为蝶舞清江·恩施地心谷景区全新科技游览项目的首批体验者,在产品全球首发式结束后,搭乘悬崖列车与“探险方舟”,贴壁“飞行”,探秘地心,解锁“地心引力”新体验 2025-07-16
忒色 活动期间,游客可在爱菊健康文化体验园内观光游玩葫芦种植区、丝路好物区、非遗体验区、趣味游戏区四大主题区域 2025-07-11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